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育教学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微电影创作实训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6日 19:59    作者:     来源:     点击:

6月6日,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0级学生,共112人踏上了微电影创作实训的旅程,本次实训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夯实实践能力、对接就业缺口为目标,兵分两路,奔赴横店和横道河子两大著名影视基地,完成本次实训课程。在路途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在路途中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专业凝聚力、树立了扎实的专业信念和理想。

第一批到达横店影视城的学生在简单的整理之后立即投入了微电影的拍摄工作。在寓教于游、寓学于行的活动中,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学习和实践,用演绎的方式深度体验中华历史文化,感受厚重的历史之美,汲取文化力量,拓展视野,夯实专业知识,为后期创作拍摄提供灵感创意。

师生们参观了《秦王宫》《明清上河图》《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梦外滩》《圆明新园》等许多著名影视作品拍摄场景,并在这些场景中参与了多场沉浸式话剧的演出。

在秦王宫内,同学们先是游览了四海归一殿,随后,依次体验4D骑乘,看兵马俑大战恶龙。观看了精彩纷呈的《帝国江山》飞行穿越秀。秦王宫之旅让同学们穿越了两千多年时空,感受秦韵古城的风采,感受到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到按照北京故宫1:1比例修建的明清宫苑,其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富丽堂皇的龙阙凤檐、气势恢弘的皇宫广场,让师生们赞叹不已,啧啧表示惊叹明清宫的华丽。“八旗战马”的表演很震撼,他们高超的马技,吸引了师生们的眼球,博得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

广州街、香港街,拍摄了大量民国题材影视作品。古道纵横交错,珠江穿城而过,还原再现了一个十九世纪的广州、香港的街市风情。广州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鸦片战争前后广州的市井风貌,是现代游客观赏清代时期广州城市社会街景的“风俗画”。香港街整个布局利用荒野坡地优势设计,分布着皇后大道、香港总督府等十九世纪香港中心城区的众多街景。

此次专业采风同学们提前规划构思相关拍摄脚本,在经过考察后,各小组对于后期视频拍摄选址有了大概想法。在游览过程中,各小组积极观察寻找适合自己脚本拍摄的地点,并在游览各景点的过程中保持着高昂的求知热情,认真倾听、仔细观察、积极提问,拍摄时能够寻找不同的机位及角度,学会从中发现美、表现美。

在一站一站的景点中,老师带领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现有资源,寻找合适的景点,设置相机参数、寻找拍摄角度等,通过不停的调试角度和距离,找到拍摄对象最适合的光影及构图,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如何用照片讲述故事及如何通过摄影捕捉空间感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从多个角度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此次实训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不足,在实践中学习经验。从实例入手,使学生掌握微电影创作的综合知识。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具备节目创作与制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横店摄影城的帮助下,同学们拓展了视野,发散了思维,不再将作品体裁局限于校园题材,而是在更精美的场景中完成了更高水平的作业。

第二批奔赴横道河子影视基地的学生,沿中东铁路沿线回顾历史,在研学路上以编导专业学生独特的艺术视角,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充分领悟到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红色文化篇章,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在革命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革命文化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次实训圆满收官,指导老师和学生们用辛勤的汗水展现了电编专业的团结奋进精神,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本次实训带领学生深入实践,践行知行合一,把实践中形成的认知和经验作为未来行动的基础,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进步。

所有内容来源于记者站

刘德鹏/撰稿

刘德鹏/摄影

陈朝阳/编辑

邱  硕/审核

网站上传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群英街33号 邮编:150001

电话:86(0451)55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