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范】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吕达、郭欣桐、张新

作者: 时间:2023-12-10 点击数:

吕达,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他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热爱和责任感,立足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全局,以培养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联网、互网”,在言传身教中营造优良教风学风。


吕达:勇于担当,使命必达



化繁为简,透过“网络”看教育本真。吕达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以提高工程技术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理论课引入企业案例,实践课引入企业项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他所讲授的《Linux操作系统》《高级交换技术及应用》《安全VPN网络》等多门课程逻辑性强、实践性强。可学生却有这样的感受:“听了吕老师的课后才真正感受到了互联网思维和方法的亲切与美妙,对学好专业,用好网络技术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了!”

吕达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环,他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担任班主任期间,吕达用爱心、耐心对待学生,授课之余,他会尽可能和每位学生谈话,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和未来职业规划。

“竞赛既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考场,也是增强本领、锤炼品格的训练场。”学校浓厚的实践氛围让吕达倍感振奋,在繁忙的日常教学之外,他花费大量时间做好教学科研,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双创”发展项目。他在2021和2022年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线上教学经验分享,在校内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师微课教学大赛、课程思政精彩课件大赛等比赛中多次斩获奖项。近年来,先后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大唐杯”、软联杯程序设计大赛、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等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0余项的好成绩。



郭欣桐:双向奔赴,凤栖梧桐



郭欣桐,软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从教以来,始终将教书育人、以德铸魂贯穿在工作始终,严于律己、师德高尚、敬业创新、贡献突出,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郭欣桐先后讲授多门专业课以及实训课程,多次带领学生前往长三角(海安)产教融合园区开展社会实习及研学活动。无论是课程上,还是研学实践活动中,她都从细处入手、实处发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良好师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她将个人理想融入学科专业发展,注重寓价值引导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成长成才,做有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的人,为祖国奉献青春。

郭欣桐成长在“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的氛围里,秉承“学问做在车间里、论文写在产品上”的育人理念,实实在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她会根据行业发展、学生特点,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素材,优化设计教学案例,做到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她德智并重,实践育人,坚持身教胜于言传,鼓励学生要有胆识,敢于挑战尝试,帮助学生通过备战,强化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近年来,指导学生在“蓝桥杯”省赛中获奖10余项。


张新:润物无声,守正创新



张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主任,在教书育人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不断提升、化育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突出的业绩,谱就一曲新时代的师德之歌。

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让师德变得尤为重要,也更加要求教师追求高尚的精神风貌。张新坚持思想铸魂,开展有使命感的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效法榜样、希贤希圣,把师德向心力转化为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凝聚力。

张新一直践行OBE教学理念理,强化“理实一体化”备课教学,在先后承担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5门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过程中,把计算机理论和工程实践融入教学,踏踏实实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精心设计教案、教学课件,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在良好学风的浸润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已成为校园常态。张新经常深入到实验室和校企合作产业学院,联合进行横向课题研究,让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有底气。“要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自己要进行动手实践,熟悉、做好每一个环节、步骤、过程,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能力”。从教以来,张新将“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身体力行付诸到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未来发展自信。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文/图 宣传部 编辑

Copyright (c)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CHINA)官方网站-BWIN SPORTS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群英街33号 150025 Tel:86(451)55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