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增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能力,3月13日下午,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学院党总支书记蔡秀丽主持,全体辅导员参加。培训主讲人为心理辅导教师刘晶晶。
培训伊始,刘晶晶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如学业压力引发的焦虑、人际交往导致的困惑、职业规划产生的迷茫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让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有了更直观、清晰的认识。在讲解过程中,刘晶晶特别强调了早期识别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并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识别方法,包括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变化、情绪波动、言语表达等细节,以便教师们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后续干预争取时间。
针对心理危机干预,刘晶晶提出了系统的应对策略。她指出,在面对心理危机学生时,辅导员首先要保持冷静,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给予情感支持;同时,要迅速启动学院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与家长沟通,协调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此外,刘晶晶还分享了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如运用积极倾听、共情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从而更好地打开心扉。
培训过程中,辅导员积极参与互动,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
蔡秀丽做会议总结。她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全体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培训所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同时,鼓励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为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新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文/摄